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践行学校“一训三风”,机械工程学院设立“深耕细研 见行见效”专栏,凝聚教学合力,展示学院各系部教研活动风采,提升教学质效。今天分享的是我院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开展的“优化基础实践,助力产教融合”研讨活动。
近日,我院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针对机械基础实践类课程转型、工程案例融入教学以及产线应用对接课程设计选题等关键议题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此次研讨会聚焦于将实践类课程修订为项目式实践环节,打破旧有教学“藩篱”进行深入交流。

与会教师分享了试点项目经验,提出以项目完成进度、团队协作成效、产品功能达标度等多维度指标替代传统打分,全面、客观衡量学生实操水平;调研企业的用人需求,点明项目成果应关联实际生产场景,如小型自动化设备组装调试项目,学生不仅要成功运转设备,还需依据工程标准撰写运维报告,以此培养职场必备的文档处理与质量管控能力,让评价体系“接足地气”。同时,基于工程实际案例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是本次研讨的核心板块。从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剖析,到智能仓储物流线的传动系统解构,一个个鲜活案例被搬上教学研讨“舞台”。教师团队详述如何将复杂机械原理拆解融入案例,把晦涩理论转化为直观生产流程,以“案例设问-原理探究-方案优化”的递进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借助虚拟仿真、AR/VR技术复现案例现场,增强课堂沉浸感,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机械运转细节,为后续专业学习筑牢根基。
承担机械基础实践课程的机械学教研室骨干教师,结合实际产线应用的“机械设计创新训练I/II”选题调研,为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搭建起“直通车”。老师们梳理出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精密医疗器械生产等热门领域的数十个潜在选题。研讨中,老师们围绕选题可行性、知识覆盖度、产业契合度热烈研讨,确保课程设计既对接前沿技术需求,又契合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出能迅速上手企业项目的实用型人才。

此次研讨成果丰硕,明晰了机械基础实践课程向项目式、案例化、产线对接方向革新的实施路径。后续,希望各方携手打造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开发教材案例,持续推动机械专业教学紧贴产业脉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助力机械工程教育驶向产教融合“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