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榜样力量,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忠实履行国家教育职责,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学校日前组织开展2023年度“天理榜样”评选活动。我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教师高丽兰获“天理榜样·最美教师”荣誉称号,辅导员李君获“天理榜样·最美教育工作者”提名奖荣誉称号。让我们一起看看她们的风采!
高丽兰
坚守初心 潜心育人

高丽兰,教授,2004年6月入职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理事、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力学学会复合材料分会副秘书长,曾担任MSEC、MD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
“立德树人践使命,躬耕不辍育桃李”,道尽了高丽兰老师从教十九年的芳华岁月。十九年来,她始终坚持把学生装在心里,将热爱融进骨子里,孜孜以求、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恒心育人。
师者:以德为先,行为世范
入职以来,高丽兰老师始终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训,坚持育人先育己,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行动诠释担当,示之以范,在疫情防控中,一边坚守岗位做到停课不停教,一边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彰显当代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师者:以生为本,匠心育人
“爱就是最好的教育”。任教以来,高丽兰老师认真恪守教书育人职责,精雕细琢准备每一堂课,并紧跟学科专业发展的步伐,努力将前沿知识、热点话题、思政元素等有机融入课堂,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尝试教学创新改革,2019年申请获批校重点教学基金1项。
坚持以赤诚的爱点燃学生自信之光,照亮学生前行之路。无论是作为研究生导师,还是班主任,高老师都非常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关爱感染学生,耐心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历年来,她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并被推荐到985院校读博;所带本科班级学生各方面表现优良,考研率和就业率都较高。
师者:以勤为基,尚学求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高丽兰老师始终坚信并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紧跟科技前沿,丰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近年来,通过结合微机电控制、机械设计与制造以及生物力学学科前沿,在仿生智能生物反应器、骨/软骨生物力学及力学生物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近三年,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天津市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合作主持),天津市透明质酸应用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总之,十九余载,高丽兰老师将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化作了育人路上的前行动力,躬行实践、潜心育人,深耕不辍、书写师者风华。
李君
做学生友,为学生计,绘好育人同心圆

李君,讲师,2017年入职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现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曾获第五届天津市普通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天津市高校辅导员“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优秀奖,天津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疑难问题解答征集活动优秀奖,天津市“优秀辅导员”。入职以来,她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做学生友,为学生计,协同多方资源力量,绘好育人同心圆。
坚持价值引领,钻研理论宣讲全方位精通
身为天津市“立德筑梦育新人 青春建功二十大”大中小学优秀师生巡讲团、校优秀辅导员宣讲团成员,她钻研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用青年喜爱的形式解答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彻、讲出彩。她援疆支教期间录制微课《选择奋斗的青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激励青年投身基层奋斗。《“躺”和“卷”怎么选》《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主题讲座在多所高校巡讲。依托“雁翔”辅导员工作室,指导院校市三级资助宣传大使、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等组建 “天理先锋宣讲团”,利用迎新季、毕业季、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节点,持续开展 “百千万”大宣讲,年均组织宣讲会180余场,覆盖学生2.3万人次,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君姐小黑本》手绘育人漫画专栏和“君君老师TUT”微信视频号发布原创作品78期,以学生视角传递青年正能量。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生涯教育全程贯通
经过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天津市大中小资助育人中心联络员多岗位历练,她致力于推动生涯教育全程贯通。“向前一公里”,利用招生季、毕业季、寒暑期,鼓励大学生走进中小学、走进村镇社区实践服务;“向后一公里”精准对接校友、企业用人需求。“大手拉小手”机器人知识科普进小学作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优秀探索被天津日报等媒体报道。依托工科学生专业实践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开创生涯教育“一系一品”,贯通一年级生涯初探、二年级生涯激活、三年级发展强化、四年级成才实践、研究生精深钻研。经过完整的生涯指导,更多优秀学子坚定了科技报国理想:学院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连年提升;近三年非航海专业中投身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等艰苦一线岗位毕业生人数居全校前列。
坚持守正创新,探索育人力量全员融通
她搭建了“1+4+4”协同育人平台,构筑育人最大同心圆:锚定实现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融通思政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朋辈导师4大育人力量,打造青春对话坊、匠心沙龙、过来人校企沙龙、撷英讲堂4个品牌模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依托“青春对话坊”思政模块,深入挖掘科研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名师大家、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思政引领作用,坚定学生科技报国信念;依托“过来人沙龙”校企模块,加强校企合作,对话产业前沿,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依托“匠心沙龙”师生模块,以专业课教师助力科研能力提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依托“撷英讲堂”朋辈模块,定期针对学生科创成果进行深度分享。

未来,她将时刻牢记初心,将爱与忠诚熔铸在立德树人的光荣事业中,当好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用心用情、精心暖心做好教育工作,研究育人规律,凝练育人特色,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学院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拓宽教师成长途径,引领广大教职工始终把立德树人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