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鸥表博物馆的展厅里,从古老的太阳投影钟到精密的现代手表,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民族工业的奋斗故事。最近,这里迎来了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师生们,他们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实景课堂中生动绽放。

“这次实践让我读懂了民族工业的坚韧,更看清了专业报国的方向!”一名学生站在展柜前激动地说。从“太阳投影钟”的古老智慧,到中国第一只手表、第一只自主设计机芯手表“东风表”,师生们在“知行课堂”中触摸历史,感悟匠心。

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中心,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加工着精密零件。师生们一边记录,一边交流。“原来一块小小的手表,竟承载着这么厚重的民族精神和科技自立自强密码!”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课堂知识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际行动。

民主党派教师刘婕以现场陈列的三轴四工位手表精密零件加工铣床为教具,现场讲授精密制造工艺。“‘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重要目标,我们学习的每一个原理、打磨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在为强国建设夯实基础。”她鼓励学生坚定专业自信,勇担时代使命。

党员教师董黎敏则从展出的老物件入手,讲述天津制造业的发展脉络。“这些老家什,既连起了过去与现在,也连起了专业学习与报国理想。”他说道,“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制造强国’大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

党委书记刘洁表示,学院以“党建+统战+专业”多元融合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当前正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时期,希望师生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善作善成之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我院将持续拓展学习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从“认知”到“践行”的深度转化,让科技强国的种子在青年学子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